易教网
今年考研人数再上涨 考研热还需理性看待

今年考研人数再上涨 考研热还需理性看待

更新时间:2013-10-01

      据浙江日报评论,是什么让大学图书馆出现“考研包间”?是什么催生了考研村、考研班、考研寝室?考研原本应该是继续做学问的代名词。不过,近年来学生、高校、辅导机构围绕考研生出种种“怪象”。

      谁在“火上浇油”

      中国经济网:千军万马涌向考研之路,究竟为哪般?麦可思教育机构发布的3899名应届本科毕业考研学生的调查显示,他们选择读研的第一理由是“就业前景好”(占34%),其次是“想去更好的大学”(占29%),想“改变专业”的人占8%,而真正是“想做学术研究”的人只占9%。

      科技日报:研究生教育本是为那些有志于学术研究的学生提供进一步深造的机会,而如今却成为许多人逃避就业压力的缓冲剂。据统计,自2005年开始,每年报名考研人数均超过100万。对于那些盲目考研或将考研功利化的考研人群来讲,以青春赌明天的做法丧失了宝贵的机会成本;对于用人单位来讲,唯学历高低是用的错误做法使得人和工作不匹配的情况时有发生,工作效率打了折扣。

      楚天金报:明年起研究生取消公费,但考研学子的热情不减。为吸引学生报考,各高校更施展浑身解数,大部分高校表示奖助学金的发放比例会提高,而且会加大奖助金的金额。

      文汇报:近年来,“考研基地”这一概念在我国一些地方兴起。有一些地方本科院校,从学生一进校就开始动员考研,学校的教学管理还为考研学生“开绿灯”,比如不上与考研无关的课程等。大学教学完全围绕着考研转,实质把大学变为“高五”,把考研变为第二次高考(微博)。学生们没有接受系统的大学教育,如果考研失败,根本就不具备就业竞争力。

      新京报:多年来,社会现实使得人们有一种“习惯思维”—学历越高,水平越高,能力越强,就业越容易。一方面,大学研究生招生规模一扩再扩,不仅“高收费”,而且有些“粗制滥造”;另一方面,很多学生与家长仍抱着“研究生比本科生好就业得多”的旧观念。于是,“研究生热潮”应运而生。

      需要多少研究生

      21世纪教育发展研究院教授熊丙奇(微博):长期以来,研究生主要流向研究机构、事业单位和党政机关。而近年来,我国正处在深化事业单位改革和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的关键时期,体制内就业渠道对研究生的吸纳能力明显减弱。许多研究生参加工作后,就干着收发信件、传真等中专生也能干的活儿。

      中国教育在线:博士生一走廊,硕士生一礼堂,本科生一操场。研究生数量膨胀过快,直接导致目前研究生教育师资不足,培养质量受损。不少研究生处于“放羊”状态。近年来,研究生就业率与学历倒挂的现象也频频见于报端。研究生学历真的贬值了?我们的研究生出处到底何在?

      甘肃日报:读研的确能够给学生带来较为优越的工作待遇,但应该注意,目前在就业环境中,研究生的优势正在慢慢消退。硕士研究生的学历只是一个标志,想要立足社会,确定自身的社会价值,实现个人梦想,研究生还需要通过实践的磨砺与考验。

      新华网:很多考研的学生并不知道未来三年的学业如何规划,读完研究生后职业如何发展,只是看到身边很多人选择考研,就认为考研是自己的出路。在这种风潮下,考研也成为一些本科院校的主抓工作之一。难道只要考上名校好专业,就可能拥有“铁饭碗”?难道只有挤满了为考研而“头悬梁、锥刺股”的学子,大学才是好大学?

红网:考研还是就业?如何选择,论其根本,还是因人而异,学生要依据个人兴趣和资质来理性选择,不应该被社会现况过多影响,不应该被大众舆论过度左右。过于庞大的考研大军,不仅影响个体人生道路的选择,而且导致国家高等教育资源的稀缺和浪费,更影响社会就业走向,造成“就业难”和“招不到”的双重尴尬局面。

      如何杜绝“功利化”

      中国教育报:应该从制度层面着手杜绝考研的“功利化”倾向。研究生选拔要改革考试录取方法,改变“一刀切”的考试制度和招生办法,减少统考科目,重视和加强复试、面试环节的选拔工作,让学生从应试的心态中解脱出来,让真正有志于求知探索、热爱其报考专业的优秀考生能够通过招生选拔脱颖而出。

      人民网:要让研究生教育回归理性,关键还在于落实和扩大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切实建立研究生导师制。目前“导师不导”的情况颇为普遍,包括在研究生招生时没有自主权,在培养过程中,所学课程、所达到要求,完全由学校决定,由于导师无法用自己的教育声誉和学术声誉来保障学生的培养质量,所以导师和研究生的关系也发生变异,有的甚至出现激烈冲突。

      中国新闻网:以毕业学校、学历高低来评价人才的方式,是极为粗放的,这在我国社会已经造成“学历高消费”、“人才浪费”等严重问题,要引导学生从能力、素质发展出发,进行学业发展规划,有必要改革人才评价体系,打破“学历社会”,建立以能力为基础的新的人才评价体系。否则非教育因素主导考研选择,“考研热”就难以降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