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高考诈骗卷土重来,请高考家长特别注意!
【来源:易教网 更新时间:2024-08-25】![十大高考诈骗卷土重来,请高考家长特别注意!](https://www.eduease.com/photo/2024/07/26b/1721966220_609.jpg)
高考常见的骗局及防范方法
骗局一:高考“枪手”
某些骗子会通过QQ谎称自己可以代替考生参加高考,声称只需支付一定金额,就能被录取到重点本科大学。然而,这只是一个诈骗手段。央视也曾曝光过高考“枪手”替考的利益链。
骗局二:伪造虚假查分网址
诈骗分子会发送短信给考生,提供虚假的查分网址。考生输入个人信息后,这些信息会被记录并用于电信诈骗。考生应当知道,官方的查分渠道只有考生所在省教育考试院的官方网站或官方微信等。
骗局三:网络销售高考答案
不法分子会制作钓鱼网站,宣传他们的考题答案准确率很高,并表示考试结束后再付款。在与考生接触后,网站常常以预付订金的名义要求付款,或者发送病毒通过传送“样题试卷”的方式进行诈骗。购买考题答案不仅存在被犯罪分子利用的风险,本身也是违法行为。
骗局四:谎称有“内部指标”或“特殊关系”
不法分子自称是高校或招生办的领导、熟人、亲戚或朋友,声称拥有内部指标、机动指标、高校自主招生指标或点招名额,承诺可以让考生低分录取重点院校,或者获得特长生加分,或者调剂到热门专业等,以此进行诈骗。事实上,现在的高校录取都是电脑进行的,考生分数没达到投档线是无法提档的。
骗局五:混淆高等教育的不同类型
一些骗子会故意混淆成人教育、高等自学考试等其他高等教育形式,声称只要花钱就可以上大学甚至上名牌院校。考生在入学后才会发现,他们其实并没有进入普通高等教育的本科或专科,而是进入自考试点班、成教预备班或网络学院。
骗局六:艺术生只要交钱保证录取
由于艺术类招生种类繁多,操作程序复杂,录取持续的时间也较长。一些不法分子利用考生和家长的急切心理,声称只要交钱就可以帮助考生被录取,否则就会威胁考生和家长不录取或退档。事实上,艺术类招生并没有特殊的内部指标,所有录取计划都是公开的,并且不会收取高额费用。
骗局七:冒充高校招生人员
一些骗子会冒充军校招生部门人员,通过伪造军队公文公章或军校招收“地方委培生”、“自费生”等方式,承诺考生在毕业后可以安排到部队工作。实际上,军校招生过程与普通招生不同,不存在内部指标,也不会收取高额费用。
骗局八:提前获知录取结果
一些骗子会利用考生对招生程序的不熟悉,声称自己拥有内部消息可以保证考生被录取,并以一定金额的方式向考生收取费用。然而,招生部门会通过正规渠道公开征求志愿计划,不会私下打电话通知考生。
骗局九:伪造录取通知书
骗子会通过邮局寄送伪造的录取通知书给考生,让他们在收到通知书后将学杂费打入指定的银行账户。考生应当注意,一些学校会在自己的招生网站上公布录取通知书的信息,考生也可以通过电话向被录取的学校咨询。
骗局十:谎称提前发放学金
骗子自称为教育局工作人员,声称可以提前发放助学金给困难考生或成绩优异考生,然后指示他们通过ATM机转账。考生应该知道,教育部门不会通过个人电话通知发放助学金,这是一个诈骗手段。
如何防范高考诈骗?
1. 核查录取信息:考生收到录取信息确认表或录取通知书后,应当登录市教育考试部门网站或主动拨打电话核查,也可前往区招办查询自己的录取信息。
2. 多途径了解学校:了解学校的办学资质、招生资格等,可以通过教育主管部门、实地参观等途径多方面了解学校的情况。
3. 谨慎对待招生人员的承诺:对招生人员的承诺要谨慎对待,特别是如果承诺与国家招生政策相悖的话,这些承诺是不可能兑现的。
4. 注意高额收费现象:国家规定严禁收取与录取挂钩的任何费用,如果存在违规收费行为,应认真考虑,谨防上当受骗。
5. 相信权威信息:高招实行“阳光工程”,各高校的招生计划都向社会公布,所谓的“内部指标”都是骗局。
6. 检查招生计划:自主招生计划都是由国家统一下达并向社会公布的,未经国家批准或未向社会公布的招生计划是不合法的。
7. 军校招生无内部指标:军校招生不会有内部指标,也不会计划外扩招,更不会向考生和家长收取数万元的高额费用。
最后提醒考生及家长,在面对高考诈骗时要保持高度警惕,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的承诺,并及时向招生机构和公安机关举报,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