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教网
永恒不朽的莎士比亚:出类拔萃的语言大师
家教首页>福州家教 >外语学习

永恒不朽的莎士比亚:出类拔萃的语言大师

更新时间:2018-01-06

今年是英国文豪莎士比亚(W. Shakespeare,1564-1616)逝世400周年。世界各地纷纷举办一系列活动以纪念这位伟大的作家,尤其是英国近日举行了两场盛大的纪念活动,英王储查尔斯王子和正在访英的美国奥巴马总统都出席了该活动。为了在全球推出“永恒的莎士比亚”(Shakespeare Lives)纪念活动,英国卡梅伦首相年初特地撰文指出,“莎士比亚在构建现代英语,使之成为全球通用语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


许多人都知道现代英语由中古英语演变发展而来;而莎士比亚作为使用早期现代英语的代表,在传承中古英语、促进早期现代英语的形成和发展、丰富现代英语等方面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正如著名语言学家周海中先生在论文《莎士比亚文学作品的语言特色》中曾经指出的,“莎士比亚不仅是一位举世闻名的文学大师,更是一位出类拔萃的语言大师;就个人而言,他对英语语言的影响和贡献无人可比。”


莎士比亚生活在中古英语向现代英语演变的时期(即伊丽莎白女王统治时期),因此他在创作中不可避免地会受到中古英语的影响。他的作品体现了对中古英语在词汇和语法上部分特征的继承。在阅读莎翁作品时,细心的读者会发现eyen(=eyes)、shoon(=shoes)等表示复数的单词写法,这是因为虽然早期现代英语的绝大多数名词是用-(e)s构成复数的,但中古时期用-n表示名词复数的用法在早期现代英语中并没有绝迹。在这一时期,thou表示单数第二人称,ye表示复数第二人称,thee是宾格;到了13世纪,thou、thy和thee只用于表示称呼较熟悉的人或比说话人地位低下的人,表示单数第二人称,而ye、your和you则用于复数第二人称表示尊敬;到了16世纪,ye、your和you代替了thou、thy和thee,并失去了表示尊敬的含义,但读者在其作品中仍然可以找到thou、thee等词。此外,在莎翁作品中形容词性物主代词“its”往往被人称代词“it”取代;在动词第三人称单数后面的“(e)s”常常被“(e)th”取代;常用双重比较级和双重最高级(即把more和most分别同形容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连用)来加强语气,表达强烈的感情。这些也是中古英语的用法。正是由于莎翁的作品,中古英语的许多特征才得以保留并为世人所知,而且为英语语言学家的研究提供了丰富可靠的史料。


莎士比亚生活的时代正是早期现代英语的形成时期,他对于这一时期出现的新特征是最乐于接受的。莎翁最大的贡献不在于他接受现成的变化,而在于他对该时期英语词汇的最大胆的创新,而且用他的作品将新创的词最广泛地传播开来,最终对促进早期现代英语词汇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无人可及的贡献。现在使用的许多单词都是由他首次使用之后而进入英语词汇的,或是因为他的使用使原来的词义或词性发生了变化。例如,addiction、bedazzled、dishearten、extract、fancy-free、horrid、jaded、leapfrog、motionless、negotiate、obscene、prodigious、rant、uncomfortable等。一些来自拉丁语、法语等其他语言的单词经莎士比亚之手进入了英语词汇,其中有addiction、consign、generous、majestic、radiance、traditional等。他到底给英语造了多少个词,有人说至少几百个,也有人说上万个,但学术界公认大约1500个。著名莎翁研究专家布莱克先生在专著《莎士比亚语言》中曾经指出,虽然有一些词的首创者并非是莎士比亚,但他却是最早在其作品中使用它们的,如accommodation、consonancy、dexterously、frugal、pedant、reliance、submerged等。此外,莎翁还创造出相当数量生动活泼、简洁精辟、色彩鲜明的短语或习语,如catch a cold、for goodness sake、too much of a good thing、Such stuff as dreams are made on等;这极大地丰富了英语的表现力,也使他的作品更富有情趣、诗意和魅力。


莎士比亚使用过的单词和句子都被后来的作者有意无意地引用,许多单词和句子在反复引用中固定了下来。有些作者在使用方式中再进行引申,使词意和句意得到了扩大。莎翁的语言炉火纯青、出神入化、魅力无限,他不但是个遣词造句的高手,而且是个善用修辞的能手;其作品中比喻、双关、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象征、倒装、对照等别开生面,颇具特色;许多佳句音韵美妙,或表现鲜明形象,或者表达深刻哲理,这有利于其语言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传播和被人接受。例如:“All the world's a stage.”(全世界是个舞台),此句源于莎翁的《皆大欢喜》;又如:“A rose by any other name would smell as sweet.”(玫瑰不叫玫瑰,依然芳香如故),此句源于他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再如:“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a question.”(生存还是死亡,这是个问题),此句源于他的《哈姆雷特》。这些名句不仅体现出了文学语言的内涵,而且还具有极为深刻的思想哲理;它们巳经成为现代英语宝库中璀璨夺目的瑰宝。此外,莎翁作品中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也丰富着现代英语文化。例如:Shylock是《威尼斯商人》中的犹太放高利贷者,其性格贪婪、残忍,shylock成为这一类人的代名词已经家喻户晓;Cleopatra指绝代佳人,Falstaff指玩世不恭者,这些也是现代英语中独有的文化现象。


莎士比亚流传下来的作品包括38部戏剧、155首十四行诗、两首长叙事诗和其他诗歌;这些不朽的作品已经成为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璀璨瑰宝,而且推进了英语语言的快速发展。但是由于早期现代英语与当代英语有着明显的不同,这使人们在阅读莎士比亚文学作品时感到困难;对于非英语国家的学生来说,莎翁作品就更不易读懂。如果对莎士比亚的语言特色有一定的了解,那么在阅读他的作品时就相对容易了。


(作者为英国谢菲尔德大学访问学者 邓丽萍)

最新文章
  1. 如何与孩子建立良好的教育关系
  2. 老师说孩子不听话家长怎么办
  3. 10岁孩子自控力太差怎么办
  4. 大学生心理健康手绘画素材的重要性
  5. 12岁的孩子使用手机需谨慎
  6. 家长不让玩手机怎么办
  7. 六岁男孩叛逆期表现
  8. 掌握亲子沟通技巧,赢得孩子(成就孩子一生的亲子沟通技巧)
  9. 家长如何与叛逆的孩子沟通?
  10. 家庭交流的重要性及有效方法
最新教员
搜索教员
搜索

数学 语文 英语 物理 历史 钢琴 福州大学 福建农林大学 福建医科大学 福建师范大学